纺织资讯/ 国内资讯/ 直补原则尘埃落定 棉价向基本面回归

直补原则尘埃落定 棉价向基本面回归

Sep 19, 2014 4:10:46 PM 文章来源:大耀纱布商城 浏览:1,811
  全球供需平衡分析

  2005-2009年连续5年供不足需,市场自2009年年初开始,启动连续2年的超级大牛市;2010年度供需形势转变,当年产量大于当年消费量50万吨,2011年度过剩512万吨,2012年度再次过剩352万吨,随着供需形势的转变,超级大牛市终结,且开启跌势;2013年度供过于求214万吨,2014年度供过于求110.4万吨,全球期末库存水平连续5年持续攀升。

  2009-2010年度的棉花牛市,是基本面因素多年积累和集中爆发的结果。全球产量自2004年度的2647万吨持续下降至2009年度的2237万吨,年均降幅在4%;全球消费自2001年度的2056万吨攀升至2009年度的258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2%;2004年度全球供大于需272万吨,2005年度就开始转化为供不足需,2009年度的供应缺口更是扩大到352万吨,这导致2004-2009年度全球期末库存连续4年下降,年均降幅在6%,且库存消费比水平也连续5年下降,2009年度全球期末库存下降至2001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行情于2010年度后期开始反转。2010年度和2011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分别增长13.9%和8.2%,消费则由于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和欧债危机的深化而持续降低,2010年度和2011年度全球棉花需求分别下降3.6%和10%。产量增长,需求下滑,期末库存迅速攀升,2011年度全球期末库存达到2001年之后的最高值1600万吨,库存消费比达到2001年以后的最高值71.3%。2011年度供过于求512万吨,期末库存创下11年来的峰值。供需格局迅速转化,2010年度后期棉价下跌势如破竹。

  2012年以后行情是如何演绎的?2011-2014年度,全球棉花产量连续3年下降,平均降幅为2.7%。与此同时,全球需求连续攀升,平均升幅为2.7%。不同于2004-2009年度(年年出现供应缺口),2011-2014年度全球产量持续下降,需求持续回升,但年度产量仍高于年度需求量,库存水平不降反升,库存水平和库存消费比都创下14年以来的最大值。虽近3年全球供需格局在逐步修复,但没有需求的大幅增加,没有“去库存化”的漫长过程,2014年度全球棉价不可能出现大级别的牛市行情,宽幅振荡或趋势性下跌可以定义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国际棉价走势。

  国内供需平衡分析

  2009-2010年度我国棉花市场处于疯狂的牛市,这是国内利多因素集中爆发的结果:2007-2010年度国内连续4年减产,年均降幅在5.9%;2009年度需求大幅回升,2010年度才开始回落;2009年度期末库存水平大幅降低,库存消费比急剧下降。以上因素搭配着国际棉花格局变动,最终演绎2009-2010年度的超级牛市。

  然而,国内棉价的大幅上涨,提振2011年度棉花产量,最终增长12%,进口量也增长105%,需求则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化而萎靡,2011年度需求下滑17.5%。利多因素在2010年度的超级牛市中很快被透支完毕,国内供需格局也急剧变化,棉价开启下跌行情。

  由于棉花行情的大反转,2011年度政府启动收储政策,此政策惯性执行至2013年度。收储政策一定程度上保护植棉户的利益,但更深远的影响是将国内棉花市场与国际棉花市场割裂,我国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2014年度启动的新疆棉直补政策使收储停止后国内产量不致断崖式下降,同时巨量的储备棉仍是国家调控棉花市场的重要力量。没有国际市场的爆发性增长,没有国内漫长的“去库存化”过程,国内棉价不大可能出现趋势性大涨机会,国内棉价在相当长时间内将维持弱势格局。

  供需格局决定趋势,2014年度全球及国内市场供大于需,这种环境下,我们即使无从判断棉价在2014年度会跌到哪里,也可以确认该年度国际和国内棉价不会出现牛市。这种判断对交易的意义在于,趋势性做多没有机会,且可能有极大风险,而趋势性做空可能有机会,即使有风险,风险也相对有限。

  棉价受政策影响程度逐渐降低

  2011-2013年度的收储政策

  2011年度国家累计收储425万吨棉花,其中国产棉325万吨,进口棉100万吨,收储量占年度产量的45%左右。收储结束后,市场依然演绎期货价格大跌的行情,巨量收储未能改变供大于求格局主导下的疲弱走势。2012年度收储667万吨棉花,占当年产量的90%左右。收储结束后,从2013年4月中旬开始,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也开启了下跌行情。2013年度收储660万吨棉花,占当年产量的95%左右。收储末期,即2014年2月中旬,棉花期货指数开始下跌,且持续至今。2014年4月,国家宣布对新疆植棉户进行直补,取消持续3年的全国棉花收储政策。直补政策一定程度上比收储政策市场化,国内棉花价格终将向供需基本面回归。

  收储政策支撑棉价,但仅仅影响局部价格,棉价终归回归基本面——2011年度、2012年度和2013年度国内基本面偏空,收储结束后,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2009年度以来的抛储政策

  2009年5月-2010年8月,为抑制棉价连续上涨,国家分3次抛售260万吨储备棉,但大量抛储没有改变棉价上涨的局面。

  2009年度抛储260万吨棉花,但内外棉价继续上涨,这离不开2006-2009年度连续4个年度国际市场产不足需、库存水平持续下降的大背景。

  2012年9月3日-9月29日,以18500元/吨为底价,国家在1个月内抛储2011年度棉花50万吨。在这段时间内,棉花现货价格始终平稳,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一直在18600元/吨附近窄幅波动。2012年度9月抛储与收储时间部分重合,棉价表现平稳,抛储的50万吨棉花没有对短期价格产生大的影响。

  2013年1月14日-7月31日,近半年时间,国家目标抛储450万吨,竞卖底价为标准级19000元/吨,其他等级按照品级差率3%和长度差率1%计算。同时,“5万锭以上的纺纱企业”可按3:1获得一般贸易进口配额。在此期间,累计抛储372万吨棉花,且棉花现货价格始终平稳,CCI区间波动。

  2013年11月28-2014年8月31日,国家按标准级18000元/吨敞开抛储,随着抛储成交的持续遇冷,国家对抛储政策进行调整,从2014年4月1日起将抛储底价调整为17250元/吨,竞拍新疆库棉花搭售3:1进口配额,竞拍内地库棉花搭售4:1进口配额,竞拍企业仍限定为纺织用棉企业。2013年11月28日-2014年8月31日,累计抛储265.3万吨棉花,日均抛储1.46万吨。在此期间,棉花现货价格始终平稳,CCI稳步下跌。

  2014年度的棉花直补政策

  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收益;2014年,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根据201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要求,经国务院批准,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0元,对新疆地区的棉花生产者实行差价补贴。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给植棉户补贴,以保护植棉户种植收益,而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国家不发放补贴。最终,2014年度,对新疆棉实行目标价格补贴,内地棉则价格市场化,不进行直接补贴。

  8月底更是明确了目标价格补贴按“价差”补贴的原则,这将对2014年度棉价产生以下影响:一、国内棉价(包括新疆棉)更加市场化;二、供需状况将成为影响2014年度国内棉价的根本因素,棉价受政策影响度降低,开始回归基本面;三、内外棉价差将逐步缩小,2014年度国内棉价将接近进口棉港口完税价。

  综上分析,近年来的收储和抛储仅仅局部改变棉价变动轨迹或延缓趋势,但不改变趋势。2014年度棉花目标价格直补更加明确“使市场在价格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未来政策因素将弱化,棉价将集中反映基本面。

  解决库存有三条可能途径

  国内棉花的“真实”需求

  2014年9月最新预测数据显示,USDA认为2014年度我国棉花需求是795万吨,月均66万吨;中国棉花监测系统认为是805万吨,月均67万吨。以上机构对2014年度国内棉花需求的评估都在800万吨附近,月均消费量在66万吨左右。国内的棉花需求真有这么多吗?

  2013年11月28-2014年8月31日,国储累计抛售棉花265.3万吨,日均成交1.46万吨,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真实”的需求。由于前期成交率较低,2014年4月1日开始,抛储价由18000元/吨调整为17250元/吨,同时竞拍新疆库棉花按3∶1搭配滑准税配额,竞拍内地库棉花按4∶1搭配滑准税配额。

  考虑进口配额,国内日均“真实”需求为1.46×1.3=1.90(万吨)(按1.3倍数平均配比进口配额),月均“真实”需求为1.90×22=41.8(万吨)(每个月22个交易日),年度“真实”需求为41.8×12=501.6(万吨)(1年12个月)。考虑1%关税内配额89.4万吨,则“真实”需求为501.6+89.4=591(万吨)。

  2011-2013年度,国内加工贸易配额少的时候有30万吨,多的时候也未超过100万吨,2014年度若有50万-100万吨的加工贸易配额,则国内棉花需求为640万-690万吨,我们取中间值660万吨。按全口径计算,2014年度国内棉花需求最多为660万吨,即55万吨/月。

  2014年9月,中国棉花监测系统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度棉花产量为681万吨,这超过需求20万吨。若考虑每年必须进口的1%关税配额89.4万吨(不考虑滑准税配额、加工贸易陪、40%全关税),2014年度国内不仅仍严重过剩,期末库存水平也将再度攀升。

  国内棉市“去库存化”问题

  2011年度内,国家储备棉资源为455万吨,其中,收储国产棉325万吨,进口棉100万吨,结转库存30万吨。

  2012年度内,2012年9月抛储50万吨,剩余405万吨。2013年3月29日收储结束,国家累计收储2012年度棉花667万吨,而截至2013年7月31日,抛储成交372万吨。最终,2012年度国储库剩余700万吨。

  2013年度内,2013年11月28-2014年8月31日,抛储成交265万吨,而2013年度国家收储棉花660万吨。截止到2014年8月31日,2013年度国储库棉花有700+660-265=1095(万吨)(国家已明确2014年9-12月期间不抛储)。

  2014年度内,国储库有1095万吨资源。2014年度产量681万吨,1%关税内配额89.4万吨,2014年度国内至少新增供给681+89.4=770.4(万吨),而需求充其量在660万吨,则2014年度仍将过剩110.4万吨。这种情况下,国储库存不增加已是万幸,谈何“去库存化”?

  如果不能把这1095万吨棉花及时去库存,按仓储费和资金利息共150-180元/月计算,那么每年至少要增加2000元/吨的仓储和利息成本。如果这1095万吨棉花每年消耗100万吨,全部消耗完至少需要10年,那么平均增加成本2000×10/2=10000(元/吨)。如果每年消耗200万吨,那么平均增加成本2000×5/2=5000(元/吨)。如果每年消耗300万吨,那么平均增加成本2000×3.5/2=3500(元/吨)。如此漫长的过程和高企的去库存成本,是严峻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解决国内“去库存化”问题,一条可行的方法是提升国内棉花需求。而如何提升棉花需求,这里有三个可能的路径:

  其一,国内棉价与1%关税内配额价格基本持平,50万-100万吨的加工贸易配额就能自动转化为国内棉花需求。

  其二,把进口纱转化成国内棉花需求,这差不多在170万吨。2013年9月-2014年7月,国内净进口棉纱144万吨,预计2013年度净进口棉纱达到155万吨,这相当于净进口棉花170万吨。国内进口的棉纱主要是低于32S的低支纯棉纱,大部分从印度、越南、巴基斯坦进口。国内棉价有足够竞争力的话,这170万吨的进口纱可以转化成国内棉花需求,或至少相当一部分转化成国内棉花需求。

  其三,减少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替代,转化成棉花需求,这差不多有100万吨。1980年以来,全球纺织行业中非棉纤维使用量逐步增加,棉纤维使用量逐步降低,但就国内非棉纤维对棉纤维的替代而言,国家收储的这几年,2011-2013年度,棉花与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的价差迅速拉开,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棉花与涤纶短纤的价差一度攀升到10000元/吨,棉花与粘胶短纤的价差也一度达到7600元/吨,这种价差水平导致国内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对棉花的消费替代明显。国内棉价适当保持低位,与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维持合理价差的话,替代性将使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需求部分转化成棉花需求。

  总之,国内棉花需求要有大的提升,与国外棉价和国内非棉纤维相比,都要有比较优势,即保持相对低廉的价格优势。以上三部分形成有效转化的话,国内棉花需求将增加320万-370万吨,可恢复到2010年度1000万吨左右的水平。只有国内需求有效提升,“去库存化”的难题才有望化解。

  内外棉的合理价差

  国内棉价与国际棉价相比有竞争优势,国内棉花需求提升,便可有效解决国内棉花“去库存化”难题。而国内棉价获得比较优势的途径,有以下三条:

  其一,国内棉价低于国外棉花到港完税价,国内棉花自然获得比较优势,这时滑准税配额毫无价值。

  其二,国内棉价与国外棉花到港完税价持平,国内棉花与国际棉花在1个起跑线上,国外棉花以质量取胜,这时滑准税配额或有价值。

  其三,国内棉价略高于国外棉花到港完税价,国际棉价有相对竞争优势,但价差水平又不足以使进口棉大量增加,这时滑准税有一定价值,不过不会出现像现在这么高的升水。

  总之,未来国内外棉价持平或维持在合理水平是大趋势。我们将ICE纽约期货价格加8美分/磅的平均升水,按1%关税、滑准税、40%全关税折算成港口完税价,这基本可以作为国内棉价波动的参考。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判断,按1%关税折算参考价格更具备实际意义。美棉期货12月合约压力线在68美分/磅,升水8美分/磅,折算1%关税的港口完税价为11976元/吨。因此,美棉期价不突破68美分/磅,国内棉价维持在12000元/吨以下的可能性较大。
相关标签

推荐阅读

一图带你看懂中美会谈后涉棉产品现行关税水平

2025年5月12日,根据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美双方承诺下调互加关税税率,中美同时将4月2日以后加征的报复关税下调91%。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调整了2025年4月以后加征的“对等关税”税率,其中,取消了91%,保留了10%,暂停90天实施24%。再加上2月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
领布 2025-05-13

人民币,大涨!

“五一”假期期间,离岸人民币汇率持续较大幅度上涨。5月5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升穿7.20关口,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日内涨超100点。截至13时51分,报7.2056。“现在开始出现反转,市场呈现——贸易战开打则美股、美债、美元跌,谈则美股、美债、美元涨。同时,人民币不会因美元指数上涨
领布 2025-05-06

美国正式取消中国$800以下包裹关税豁免!

美国中文网报道 周五,白宫正式结束了对价值800美元以下中国进口商品的“最低限值”关税豁免,标志着川普政府在贸易政策上迈出关键一步。这项调整恢复了川普总统于今年2月签署的行政命令,当时因缺乏配套的筛查程序,导致机场货运区出现数百万包裹积压的混乱局面而推迟实施。根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
领布 2025-05-06

突发,美元大跳水!不祥之兆显露?

  继上周美国三大股指集体下跌后,当地时间20日晚,也就是北京时间21日上午,美股期货集体下跌,截至发稿,道指期货下跌0.93%,纳指期货下跌0.95%,标普500指数期货下跌0.90%。  北京时间21日,美元指数短线下挫,并跌破99关口,为2022年4月以来首次。截至发稿,美元指数报9
领布 2025-04-22

4月22日大耀纺织新闻早餐

  【棉花资讯】  1、4月21日,进口棉到港均价(M指数)75.44美分/磅,较18日持平;折1%关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3127元/吨,折滑准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3985元/吨;国内3128棉均价(B指数)14226元/吨,较18日涨9元/吨。新疆棉山东到厂价3128B级14
领布 2025-04-22

纺织市场对美出口订单基本暂停,转口贸易关注度大幅上升!

4月15日-4月21日一、国内市场(一)无锡以及周边地区近期终端消费总体偏弱,订单不足,市场气氛整体偏淡,棉纱价格价格小幅下滑。内销全棉坯布市场刚需成交主导,市场整体变化不大,夏季面料销售持续。织造厂接单略有分化,大厂订单尚可持续,中小厂订单压力增加。全棉中高支坯布走货持续,价格视量协商,
领布 2025-04-22

美国离不开中国,更离不开中国纺织

近期,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的阴霾再度笼罩,以外贸型业务为主的企业备受市场关注,其中更包括众多纺织服装企业。中国作为全球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贡献者和参与者,长期以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全球市场需求,为美国消费者提供多元的消费选择,跨境电商及小额包裹更是惠及数百万美国中小商户和普通家庭。面对美国的
领布 2025-04-15

多重压力之下 我国棉花消费持续看低

  据中国棉花质量公证检验数据,截止2025年4月9日,全国2024/25年度累计公检棉花678.6万吨(其中新疆棉区累计公检皮棉666.71万吨),考虑到4月上旬以来全国日新增皮棉公检量降至0.10万吨左右(最低日新增0万吨,波动性稍大),因此本年度新疆/全国棉花公检总量已基本明朗。机构
领布 2025-04-14

关税暴涨40倍!大量美国卖家或倒闭!

当地时间4月10日,白宫作出澄清,特朗普对中国征收的关税总额为145%,而非此前所说的125%。此外,在周四发布的修正行政命令中,特朗普宣布进一步提高对价值800美元或以下的中国小额商品的关税。根据白宫最新行政令:90%的税率被再次提高到了120%;5月2日至6月1日期间,每件小额包裹的关
领布 2025-04-14

关税压力下的服装外贸人

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仍在中国制造业蔓延,其中纺织服装是受影响较大的一个行业。“我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弄,跟以前不同。”服装供应商胡风对界面新闻说。他所运营的公司曾是多个跨境电商平台的供应商,如今主要承接国外服装品牌的贴牌外贸大单。目前在其公司业务中,出口美国的订单占比约一半,另外一些出口给欧
领布 2025-04-14

焦点:美国对等关税落地 我国纺服出口再遭围堵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凌晨0时01分生效。此外,特朗普将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对等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0时01分生效,所有
领布 2025-04-07

真的假的?柯桥有35亿米布的库存!纺织人:这个数字可能还保守了

  最近,市面上流传了一种说法,说是柯桥市场上各类坯布面料的库存累计下来竟能高达35亿米。库存真有35亿米?  虽说现在不少纺织企业都遭遇了库存困扰,但是35亿米的天量还是有些夸张,更何况是只在柯桥一个地方,那就让我们来简单算一笔账。  我们先来看一下2023年的数据,据中国长丝织造协会统
领布 2025-04-07

市场环境改善,棉价反弹能否持续?

3月第二周,在宏观面和基本面因素影响下,ICE棉花期货连续反弹。从需求面来看,美国政府对外加征关税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导致美元指数下跌,使得美棉出口竞争力有所提升,刺激了国际市场的采购需求。与此同时,美国农业部的最新供需预测也调增了全球棉花消费。从供应面来看,USDA预计2025年美
领布 2025-03-20

334亿签约!纺织产业转移湖北?恐将引发行业大洗牌!

| 湖北纺织产业承接:一场有备而来的产业升级湖北正以昂扬之姿,成为纺织产业转移的新高地。2025年3月11日,湖北省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招商对接活动,这场活动背后,是湖北对纺织产业深度布局的雄心。湖北省组织了省内14个市州的95家企业组团亮相,这个规模堪称
领布 2025-03-20

上海纺织面料展开幕在即,中恒大耀展位5.1-G112,恭迎莅临!

春日载阳聚势而生  春风轻拂,阳光正好,万物复苏之际,一场纺织行业的盛会正悄然临近。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将于3月11日至13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这片繁华之地盛大举行。中恒大耀展位:5.1-G112时间:3月11日-3月13日  中恒大耀纺织,携着春日的暖阳与生机,聚势而

俄美官员即将谈判!原油要跌至60美元?对纺织市场影响几何?

  作为生产聚酯的原料,原油的价格波动直接决定了聚酯的成本。近3年来,地缘冲突成为了影响国际油价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近期,俄乌战争的局势出现了转机,俄罗斯原油有望重新回到国际市场,对国际油价产生剧烈冲击!原油要跌至60美元?  据央视此前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先后
领布 2025-02-19

纺织民营企业家热议这场座谈会释放的重要信号,拥抱又一个春天!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

中国运动户外市场规模奔向6000亿!

新年伊始,爱马仕全线产品已完成涨价,整体涨幅在5%-2%。但在社交平台,年轻消费者的反应却似乎波澜不惊。有报告显示,奢侈品市场在过去两年中减少了大约5000万消费者,部分原因是年轻消费者正在远离传统奢侈品。随之户外休闲市场却持续火爆。3000元的硬壳夹克、7000元的防水羽绒服,始祖鸟、迪
领布 2025-02-12

2月12日大耀纺织新闻早餐

【棉花资讯】1、2月11日,中国主港报价小幅上涨。国际棉花价格指数(SM)78.08美分/磅,涨0.89美分/磅,折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3822元/吨(按1%关税计算,汇率按中国银行中间价计算,下同);国际棉花价格指数(M)76.31美分/磅,涨0.91美分/磅,折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35
领布 2025-02-12

海运费或将下降6成?纺织人稳住!未必是坏事

2024年,由于红海危机,纺织出口的海运费用动辄翻倍。但随着巴以局势逐步缓和,2025的航运费用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趋势。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下跌148.8点,跌幅达7.27%,已跌破2000点大关,降至1896.65点,且已连续四周下跌。四大远洋航线均下滑,其中欧洲线因
领布 2025-02-12

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90%以上,夯实纺织业地力根基大有可为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棉花总产量616.4万吨,比2023年增加54.6万吨,增长9.7%。其中,新疆棉花产量568.6万吨,比2023年增加57.4万吨,增长11.23%,占全国产量的92.25%。  “2024年棉花产量能够实现增加,一方面是因为新疆棉花价格补贴政策
领布 2025-02-06

2月6日大耀纺织新闻早餐

  【棉花资讯】  1、春节期间,ICE期棉震荡下跌后反弹,2月5日郑棉低开窄幅震荡,CF2505合约开盘13600元,最低13585元,最高13665元,收于13645元,涨5元。新棉加工基本结束,供应端宽松,商业库存维持高位,上方面临较大套保压力,下游棉纱市场即将迎来陆续开工,需求成为
领布 2025-02-06

突发!全球第二大服装集团违背中国市场交易原则,将退出中国市场!

  中国商务部安全与管制局于本周二正式发布行政公告,宣布对美国服装业巨头PVH集团及生物科技企业Illumina启动不可靠实体清单管理程序。  根据官方通报,上述企业因违背市场交易基本原则,单方面中止与中国企业的商业合作,并实施差别化对待政策,已对中方企业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依照《不可
领布 2025-02-06

观察:2024年印度棉进口同比增幅遥遥领先

  据海关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共进口棉花约261万吨,同比增长33.8%,其中巴西棉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占比42%;美国排第二位,占比33%;澳大利亚排第三位,占比18%,其后依次是印度3%、土耳其2%、哈萨克斯坦2%及其它产地合计5%。与2023年相比,2024年中国棉花进口中最大的
领布 2025-02-04

郑棉套保压力虽推迟但不会缺席

  据中国棉花质量公证检验网数据,截止2025年1月23日,2024/25年度全国棉花累计公证检验量636.79万吨,同比增加18.1%,其中新疆监管类公证检验累计626.72万吨(截止1月23日,新疆地区累计皮棉加工总量突破640万吨,同比超过18%)。但从统计来看,截止1月23日郑棉仓
领布 2025-02-04

棉纱交投逐渐停滞 节后涨价意愿偏强

  据调查,1月下旬以来广东、江浙、山东等地轻纺市场贸易商陆续关门歇业,棉纱线交投、运输逐渐停滞,仓库收货、发货也大多打烊。  徐州某中型纺企表示,经过20天左右的加班加点赶单(部分2月下旬前的出口订单提前至1月底前交货),气流纺纱、C40S棉纱已按织布厂/贸易商要求如期发运至沿海地区,并
领布 2025-02-04

进口纱:低支纱占比超八成 美金报价节前企稳

  据海关统计数据,2024年12月我国棉纱进口量15万吨,环比增加25%,同比下降约3.15%。其中25S及以下普梳纱的占比超过八成,尤其8S-16S粗支纱(含气流纺、环锭纺、赛络纺)的进口量增长明显。越南、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等产地中高配粗支纱受到国内布厂/棉纱贸易商的广泛关
领布 2025-02-04

俄最大服装厂将转移到孟加拉和越南

俄罗斯最大服装制造商将生产转移到孟加拉国和越南近日,俄罗斯服装和鞋类制造商Gloria Jeans计划关闭其在俄罗斯的一些生产设施。这些措施将主要影响罗斯托夫州的基础设施。萨尔斯克的一家缝纫车间已经关闭,员工已被其他工厂聘用。Gloria Jeans目前在俄罗斯拥有18家工厂,该公司拒绝对
领布 2025-01-07

纺织生意难做!浙江服装老板集体“人间蒸发”,是赶订单还是忙回款?

2024年已经倒计时……按市场惯例,往年这个时候是纺织企业最忙的收货阶段,要么忙着赶着提前交货,要么忙着为明年备货。然而,有人说年关前的“寒冬”!部分企业倒闭,老板跑路的事件频发......服装老板“跑路潮”浙江嘉兴,一个曾经靠服装业闻名的小村庄,最近却因为“跑路潮”上了热搜。海宁某村一个
领布 2025-01-07

一纺企被越南海关处以17.9亿越盾罚款,没收非法盈利超6.2亿越盾

据越媒报道:Thanh Cong纺织服装投资贸易股份公司(胡志明市)因9项税务行政违法行为被海关机构处以超过17.9亿越南盾的罚款。根据2019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间的通关后检查结果,海关总署通关后检查部门刚刚发布了对Thanh Cong纺织服装投资贸易股份公司(税号030144622
领布 2025-01-03
广告

推荐广告